“有个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在充当法庭陪审员时,认出一个被控犯盗窃罪的妓女就是他亲戚家的养女。他曾诱奸这个姑娘,使她怀了孕。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这事后,把她赶出家门。姑娘生下孩子后把他送给育婴堂,她从此逐渐堕落,最后落入下等妓院,当了妓女。于是这个年轻的陪审员找到法官柯尼,告诉他自己想同这个妓女结婚以赎罪。柯尼非常同情这个年轻人,但劝他不要走这一步。年轻人很固执,不肯放弃自己的主意。没想到婚礼前不久,那妓女竟得伤寒症死了。”
这是《复活》这部作品的起源,而作者最初的故事结局是:男女主人公捐弃前嫌,终成眷属,虽被流放西伯利亚,但男的著书立说、教育孩子,女的读书进修、帮助丈夫,两口子过着安宁的生活。但后来托尔斯泰发觉这样描写男女主人公的命运,不符合生活的真实,而纯属个人的愿望,是虚假的。
看看,看看,我们和列夫・托尔斯泰一样,都希望两人能够在故事的结局冰释前嫌,走在一起。但是列夫・托尔斯泰更改故事结局的理由是这不现实,这是他个人的看法。那么我对此结局的变更的看法是什么?
书名是 “复活”,那么谁死去了?青年时期的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在那个错误的夜晚预示着死亡的逼近,聂赫留朵夫付钱急匆匆逃离的那个清晨彻底让二人死亡,入了地狱。
聂赫留朵夫反省到自己的错误,为了证明这不是做作,必须表达自己的诚意,他想到一个能够绝对证明已经深刻反省到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的决定,那就是和玛丝洛娃结婚。
玛丝洛娃可不是一个傻子,直接当着他的面揭穿他的虚伪,说他不过是要利用她来解除他曾经犯下的罪恶,决不会原谅。
聂赫留朵夫后面为玛丝洛娃和她的朋友付出很多,二人也可以真正的交流,知道聂赫留朵夫愿意跟随玛丝洛娃一起去往被贬至很远的山区,玛丝洛娃才知道青年时期的聂赫留朵夫回来了。
但是玛丝洛娃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结婚的请求,玛丝洛娃明白自己和贵族的阶级无法跨越以及自己不堪的过往遭遇,为了让聂赫留朵夫不必背负社会上的看法,选择和狱中的一个政治犯结婚,玛丝洛娃此刻复活。聂赫留朵夫没有一定要和玛丝洛娃结婚,知道这个政治犯对玛丝洛娃的爱之后,他选择祝福他们,聂赫留朵夫此刻复活。就在二人不回头往前看的时候,也是二人彻底复活的时候。